长江商学院大讲堂:“公益事业的创新与实践”成功

2013-04-28-08:43[来源:德孝网][作者:管理员][浏览量:1705]

 

4月23日,由长江商学院主办的“长江大讲堂:公益事业的创新与实践”活动在北京举办,全球最大的非营利性组织、美国全球联合之路主席Barry Salzberg,以及长江商学院校友王振耀、李亚鹏、陈伟鸿等出席,活动由长江商学院副院长滕斌圣主持。本次以公益慈善为主题的研讨活动,将对当前社会各界如何高效有序的援助雅安地震灾区、公益慈善机构在抗震救灾中发挥何等角色、以及中国的慈善事业如何长远发展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

“从汶川到雅安,“有序”二字一直拷问着每一个慈善组织和个人。在面对突发事件时,公众应该适度的安放自己的热情”,陈伟鸿结合当前雅安地震的现实情况,提出科学的组织、有序的救援才是关键所在,无论是社会组织还是慈善机构,在救灾、援助的过程中,都应该是专业和科学的,这也是未来中国慈善事业发展的方向,同时,公益慈善也不仅仅是捐钱,还可以是捐助自己的技能、经验、智慧和时间。全球联合之路主席兼德勤会计事务所CEO Barry Salzberg也认为,在国外,公益慈善事业以相对专业,类似于“技能募捐”已经大行其道,公众或公益组织参与慈善也不限于捐款,还可以捐献专业技能或技术资源,因为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情,就能释放更大的价值。

此外,针对慈善事业的良性发展,与会嘉宾也献言献策。李亚鹏就结合嫣然基金的经验,提出“以家庭为单位的小额募捐”和“点对点帮扶”,他认为,资助与帮扶需要持续性,例如灾区的儿童,需要长期的心理辅导和疗养,这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进行一对一的、点对点的持续投入,这种慈善公益,才更加有效。而王振耀则针对中国慈善事业的长期发展提出自己的观点,他认为随着中国的社会变革逐渐深入,需要慈善要素更加深度和全面的介入,去帮助整个社会进步发展,同样,公益慈善事业也必将呈现多元化,“民间公益力量在雅安地震后的表现,正将公益推向多元化的格局,大家要准备接受公益多元化的现实,包括红十字会。”

而主办本次活动的长江商学院,正是中国慈善事业的积极践行者和推动者。在雅安地震后,长江商学院利用遍布全国的校友资源,成立相应的公益委员会,根据灾区需求,针对性的送出千斤顶、帐篷、照明灯等灾区急需物资。据不完全统计,截至4月24日20点,长江校友向雅安灾区的援助金额已达约9801 万元。(编辑  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