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过后见彩虹 百姓愁容变笑容

2021-11-17-20:24[来源:德孝网][作者:超级管理员][浏览量:3862]


风雨过后见彩虹  百姓愁容变笑容

——山西省大宁县太古镇徐家垛村防汛抢险灾后回访见闻


    本网讯(郭海红、万惠民报道,通讯员;侯耀强)入冬后的第一场雪过后,灿烂的阳光照耀着大宁县太古镇徐家垛村周转房受灾群众安置点大院,干净整洁的水泥地板上,金黄的玉米,火红的高粱、雪白的棉花晒了多半院,一串串红艳艳的辣椒挂在墙角特别惹眼;大门东面的一栋安置房内不时传出的笑声在空中久久回荡。

    我们顺着台阶走进三楼一间70平米的屋子里,两位老人正在开心地聊天拉家常,当问起这里的食宿情况,她们异口同声:“好着哩!你看,房子这么干净,被褥全是新的,吃饭一天三顿不重样,暖气也送上啦!比在住舍(家里)还舒服。70岁的马红梅用浓重的大宁口音说出这句话时,布满皱纹的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

    眼前的一幅幅温馨和谐的画面与长假期间持续降雨的揪心日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如今,随着昕水河几十年不遇的洪水逐渐退去,全镇上下“双减双抢”(减损减灾、抢收抢种)有序开展,生产生活逐步恢复正常。然而,在这场灾难中全镇党员干部团结一心、忠诚担当的大爱、情系灾民、无私无畏的精神依然铭刻在人们心里。

 

太古镇党委书记任彦伟(左一)在桑峨村查看村级道路落石情况


防患于未然,提前撤离危房保民生

    9月30日,收到近期有强降雨的天气预警后,太古镇党委、政府严格按照大宁县委决定,在国庆假期全体党员干部职工不放假,立即成立了由镇党委书记、镇长任双指挥长的防汛救灾领导组,压实责任,迅速行动,分组对河流、堤坝、道路、窑洞、墙体等全面开展“拉网式”“地毯式”隐患排查和人员撤离工作。

 

太古镇镇长安建军(左一)在六儿岭村查看塌陷路段

    徐家垛村民冯保安家的窑洞侧面出现小裂缝,他自认为窑洞安全就一直住着,党支部书记陈博和村委班子在排查过程中发现问题后,先后两次劝他尽快撤离,以防后患。但老冯的圆耳朵就是听不进去方话,好说歹说反正就是不走。后来,镇党委书记任彦伟、镇长安建军又利用晚上先后两次去家里和他促膝长谈,苦口婆心,再三动员,终于说服了老冯,在大家的帮助下及时撤离到镇卫生院安置房。

 

徐家垛村党支部书记陈博(右一)灾后查看冯保安窑洞安全隐患

    我们见到老冯后,他感动地说:“我的窑洞虽然没有塌下来,但下雨那几天屋顶漏水、裂缝越来越宽,多亏镇里和村里的领导们帮我搬出来,住进安置房后,我心里踏实多了。”

    就这样,在镇、村党员干部的共同努力下,镇政府所在地徐家垛村紧急撤离房屋存在安全隐患的11户82人,其他村委也相继撤离245户438人,全部得到妥善安置,他们用实际行动为受灾群众撑起遮风避雨的温暖之家。

灾情来临,他们是受灾群众的“暖心人”

安全为天,他们是黄河岸畔的“守护神”

领导打先锋,入户抢险救灾暖民心

    从10月2日开始,降雨持续增多,镇党委、政府立即连夜召开二次紧急部署会,要求镇村干部排查做到不漏一户一人,涉危人员立即提前撤离,并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对所有道路、桥梁、河道等危险区域设立明显的警示标志,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隐患区域设卡,党员带头值班。

    “我和90多岁的婆婆住在一起,10月5日一大早,我发现家里进了水,就心急火燎地跑到镇政府请求帮忙,看到任书记和安镇长刚刚排查险情回来,浑身衣服湿透了,鞋子里灌满了水还没来得及换,但一听说我家的情况,立即开车来到现场,有的收拾东西,有的搀扶老人,在最短的时间内就把我俩转移到安置房。我的手机欠费停机了,不会在手机上操作缴费,安镇长还给我垫缴了50元话费,我多次给他还钱都不要,他俩真是一心为民的好领导。”徐家垛村退休老教师宋玉凤说起这次受灾的经历,脸上洋溢着感激和幸福的笑容。

    据资料显示,太古镇撤离像宋玉凤这样的受灾群众256户526人,因情况紧急、条件艰苦,很多村委直接将村委会设为安置点、有些受灾群众直接在村干部家中集体睡炕、还有一家六口睡在周转房的两张床上。由于各村防汛工作到位,安全撤离及时,全镇没有一名群众伤亡。

 

一家六口住进干净整洁的安置房,孩子们露出开心的笑容。

    安置完毕,需要向县防汛抢险救灾办公室汇报受灾群众安全撤离情况,但由于停电断网,信号不通,电话打不通,他们立即决定,由镇长安建军驾车,党委书记任彦伟和副镇长贺庆平、史世忠、刘峰波,党群服务中心主任冯秀峰等六人晚上到马头关附近的沿黄公路利用陕西信号接通后, 简单作了汇报。途中由于山体滑坡,到了土石松动的险要地带,几个人用聚光手电在前面照明探路,确定道路山体上方无任何危险的情况下才指挥车子加大油门迅速通过,当晚10点钟左右安全返回镇政府后,他们的心里十分后怕。

    暴雨如注,水流汹涌。地处黄河岸畔的割麦、于家坡、后腰、芙蓉、处鹤等16个村委道路坍塌、路面损坏严重,有的道路只能一个人徒步通过,任彦伟和安建军就带领村委干部冒雨步行为安置点的群众送去了蔬菜和馒头等生活必需品,使他们按时吃上了热腾腾的的饭菜。

太古镇党委书记任彦伟和村干部一起步行为灾民送去馒头和蔬菜。


太古镇镇长安建军和村干部一起步行为灾民送去方便面和蔬菜等。

    在各村连续几天断电断网的情况下,他们又紧急协调给每个村送去一台发电机,村委班子有序组织村民们在一起集中为手机充电的情景在微信朋友圈热传,被网友们称为特殊时期的“年夜饭”

 

断电多日,镇上送来发电机后村民集中充电。

    大灾大难见担当,大灾大难见真情,大灾大难见英雄。当道路被水淹没,太古镇主要领导和党员干部一起徒步涉水前往最危险的地方转移安置灾民,带头争分夺秒排涝清淤,面对灾情,他们置生死于度外,逆险而上,战风雨、救群众、筑堤坝……始终战斗在最危险的地方,出现在人民最需要的地方,谱写了一曲曲荡气回肠的防汛抢险救灾赞歌。

危急关头,他们是压不垮的“铁脊梁”

关键时刻,他们是灾民们的“主心骨”

党员做表率,克服重重困难解民忧

    天灾难测,人心可聚。在突如其来的汛情面前,太古镇各村委党员干部始终激流勇进、冲锋在前,用实际行动建起了一道道冲不垮的钢铁防线,用忠诚担当为群众筑起了一座座摧不毁的坚固堡垒。

 

徐家垛村党支部书记陈博(中)深入村民家中查看受灾情况。

    10月3日晚上9点钟左右,居住在半山腰的徐家垛村民贺录平急匆匆来到村委会反映,他家的三孔石窑洞背墙湿透了,还在不停的往出渗水。党支部书记陈博、村委主任王海鹏立即冒着大雨抄近路、拽柴草、踩淤泥,双手并用爬上山坡查看险情并劝他们赶紧撤离。可是,贺录平80多岁的老父亲就是躺在床上不愿意走,眼看屋顶越来越湿,背后山洪暴发,如雷贯耳。焦急无奈之下,他们连拉带扯把老人转移到安置房,谁知,仅仅两个小时后,贺录平的窑洞背墙就轰然倒塌,大水灌了一屋子。“老父亲年龄大了,看到外面雨大就是不想走,要不是村委领导帮助劝离,我就把他没法了。”贺录平说。

    当天晚上,太古镇电力设施严重受损,全镇停电区域达一半以上,与此同时,移动联通信号全部中断,与外界失联,通往县城的道路多处坍塌,出行受阻。 

徐家垛村村民贺瑞平出嫁女儿,在外的亲朋好友提前来到村里帮忙。但是,一连几天的大雨导致封路、停电、断网,迎亲的车辆进不了村,亲戚们着急要回去,人人怨声载道。其中,有一位亲戚趁着夜色想从道路塌方地段跃过警戒线,被任彦伟书记发现后及时劝返回村。紧接着,镇党委、政府和村委班子协调周转房、卫生院、村委办公室腾出7间房子供他们居住,并安排他们和村里的受灾群众一起吃上可口的饭菜,让这些外乡人充分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

太古镇党员干部在泥泞不堪的公路上推车前行,为受灾群众运送物资

    随着降雨落石严重,交通多处堵塞,镇上和村里的生活用品一度告急。尤其是临时安置到日间照料中心和县医院的100多人面临断炊的困难,村里唯一的小卖部存有面粉,但一家人都在县城回不来,镇党委、政府和村委班子商量决定“先斩后奏”撬开库房门窗,抬出面粉和食用油分发到安置点,解决了受灾群众的燃眉之急。

一幕幕感人的干群团结奋战情景,一处处紧张忙碌的抢险救灾场面,在饱受风雨侵袭、万般无助之时,受灾群众从基层党员干部们疲倦的面容、嘶哑的声音中感受到了希望的力量。

大雨滂沱,他们是永不停歇的“不倒翁”

风雨同舟,他们是群众心中的“保护伞”

灾后见行动,全力“双减双抢”顺民意

 

太古镇灾后重建专题工作会现场

    “一切服从于救灾、一切服务于救灾、一切让位于救灾。”一连多日的降雨暂停,终于重见天日,太古镇各村统计报表汇总显示,全镇16村委受灾人口7797人,房屋损坏149户、391间,村级道路受损15公里37500平米,道路两侧塌方、落石、泥石流等小型地质灾害108处。目前,他们严格按照县委、县政府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会议精神,第一时间开会安排灾情统计、道路抢通、房屋修缮重建、基础设施抢修、农业生产“双减双抢”、返贫监测、疫情防控、复工复产等工作。全镇16个村委积极行动起来,组织受灾群众抓紧抢收玉米、棉花、高粱等粮食作物1万余亩,同时,利用安置房院子空地和文化休闲广场等场地及时晾晒粮食,保障把灾后损失降到最低限度。镇党委、政府联系外地蔬菜批发商为徐家垛村菜农销售大棚西红柿8万余斤,为灾民增收8万元。   

    在徐家垛村受灾群众聚餐点,贺建红夫妇俩正在准备午饭,厨房内炉火正旺,香味扑鼻,西红柿鸡蛋、小葱拌豆腐和热气腾腾的手工面条端上餐桌,灾民们团团围坐在一起吃饭聊天,谈笑风生。20多天了,每天早上5点多起来,一天三顿饭都不能耽误,能让村里人吃好喝好就是我们的责任”贺建红说。

 

灾民们收秋回来,就能在安置房吃上可口的饭菜。

    雨后的阳光依旧灿烂,灾民的愁容变成笑脸。这几天,县上派来的地质专家对受灾户的房屋结构进行安全监测,在得到确认安全后,一部分村民就可以返回自己家中。“如果再出现问题,随时可以回来。”安置房内党员干部的这句话,让他们知道在身后,还有一个可以温暖的“家”。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因有人替你负重前行。在防汛抗险救灾的日子里,大宁县太古镇的党员干部当先锋、做表率,始终冲在防汛抢险在第一线,战斗在最前沿,始终坚守在灾情最严重、救灾最艰难、群众最需要的地方,用温暖的怀抱、强健的臂膀、结实的后背、有力的双手,以大无畏的精神,在天灾面前,为群众筑起一道道铜墙铁壁,竖起了一道道巍巍长堤,与人民群众建起了深厚的干群鱼水之情。

 

(编辑  雪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