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孝资讯
德孝家园
了解关注
今年以来,综合服务中心立足公司生产生活服务保障核心职责,紧扣“物资调配精准化、餐饮供应精细化、设施维保高效化”的工作实际,以老员工、高技能人才为“领头雁”,传承“孺子牛”式后勤服务精神,通过“手把手教、点对点带”帮助年轻员工快速适配岗位,在“以老带新、比学赶超”中凝聚起后勤服务提质增效的向上力量。
“刘哥,这份《月度矿井物资申领台账》我按主任要求整理好了,您帮看看还有需要调整的地方吗?”一大早,综合服务中心办公室的小董就拿着打印好的表格凑到老刘跟前。作为从业15年的后勤“老把式”,老刘接过表格逐行查看,耐心指导:“先把‘物资规格’‘申领部门’这两列表头拉宽,字体改成仿宋GB2312加粗,行间距调到1.2倍;关键是‘责任人’后面得加‘物资到位时间’栏,避免后续衔接漏项。改完先点打印预览,确认每页都显示表头和页码,这样各部门查台账才清晰。”
老刘的指导里藏着后勤工作的“实战经验”——从物资台账的规范填写,到办公区域突发水电故障的应急处置,再到职工食堂食材采购的成本把控,他总能把“细节要点”掰开揉碎教给年轻人。而这样的场景,在综合服务中心每天都在上演:维修组的老周带着新员工小王熟悉矿井各区域水电管线布局,手把手教电路检修技巧;食堂的李师傅给年轻厨师示范职工餐的营养搭配和批量烹饪火候,确保每餐既安全又可口。
后勤服务涵盖“物资保障、餐饮供应、设施维护、会务支持”四大板块,事务繁杂且直接关联职工体验与矿井运转,这就要求从业人员必须“懂流程、会实操、能应变”。为此,中心的“传帮带”不只是“经验口头传”,更注重“理论+实践”双落地:组织新员工系统学习《后勤服务标准化手册》《矿井物资管理细则》,明确“物资申领-入库登记-分发核对”“设施报修-现场检修-验收签字”等全流程规范;定期召开“经验分享会”,让老员工梳理“物资库存预警技巧”“职工餐饮意见收集方法”等实操心得,供年轻人参考借鉴。
为让年轻员工成长为“一专多能”的后勤骨干,中心还推出“轮岗实训+外出取经”组合举措:安排新员工在办公室文书岗、物资保管岗、水电维修岗等岗位轮换学习,熟悉后勤工作全链条;组织优秀年轻员工到兄弟单位考察“智慧后勤管理”“职工营养配餐”等先进做法,拓宽工作思路。
在“传帮带”的带动下,中心还形成了“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大家不再满足于“完成工作”,而是主动“提升能力”:办公室的小董考取了经济师证书,物资组的小李拿下了会计师资格,食堂的小张通过培训成为营养师,维修组的小王考取了中级电工证和特种设备操作证……“考证不是为了‘内卷’,而是为了更专业地干好后勤活”,这成了大家的共识。如今,中心已有23名员工取得与岗位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学技能、考证书、强服务”的热潮蔚然成风。
薪火相传守初心,赓续使命强保障。综合服务中心通过“传帮带”,不仅让“认真、负责、务实”的后勤精神代代延续,更搭建起新老员工沟通协作的“连心桥”。年轻员工快速成长为岗位骨干,老员工的经验价值充分发挥,整个团队拧成“一股绳”,以更优的服务、更强的能力为矿井高质量发展筑牢“后勤屏障”,让“向上力量”真正转化为服务保障的“硬核实力”。(乔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