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孝资讯
德孝家园
了解关注
每户都签赡养协议 衣食住行都有标准
青州“以孝治村”让德孝者受益
侬益文
前不久,在山东省青州市王坟镇侯王村,由全国老龄办、民政部、教育部等国家7部门评选的“全国孝亲敬老楷模”、村党支部书记冯先家告诉记者:“14年来,村里一直坚持倡导孝行,每年以海选方式,选出10位孝敬父母好儿女、10位孝敬公婆好儿媳及10个和谐家庭;每户都要签订赡养协议书,把电扇空调、取暖煤炭、粗细口粮、棉衣单衣等,都写进了协议书。”
“近几年,青州市委、市政府把弘扬德孝文化作为提升乡村文明的切入点,把德孝贯穿于治家、治村、治市之中,提升了农村社会文明水平。全市有550个村庄开展了‘以孝治村’活动,涌现出了56个生态文明村,表彰‘好媳妇’、‘好婆婆’等先进典型2360人。”青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董广凤说。
“好媳妇”上了村挂历
记者在弥河镇张家洼村葛凤琴家里看到,一幅设计有些粗糙、印刷不算精美的挂历挂在客厅最显眼的墙上,挂历上印着葛凤琴和村里所有“好媳妇”的名字。
葛凤琴说,张家洼村全体村民每年都会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选出村里的“好媳妇”、“好婆婆”,并把她们的名字印在村里自己设计印刷的挂历上,每户一本,因此“好媳妇”、“好婆婆”也就成了张家洼村民的最高荣誉。
弥河镇党委委员、副镇长张兴盛认为,这样一本小挂历,挂在每一个农户家里,就成了乡村文明建设的一个大阵地,能够时时刻刻地提醒和警示村民,要讲孝道,讲道德,讲名誉,讲形象,起到了倡导德孝文明的大作用。
近几年,青州围绕提升乡村文明和加强农村社会管理,从“知孝、倡孝、督孝、评孝”入手,弘扬德孝文化,推进以孝治村,把“敬老孝亲”作为乡村文明和社会管理的着力点,要求党员干部做给群众看、村“两委”干部做给农民看,党员干部带头结对帮扶孤寡残疾老人。同时,要求各镇街和有关部门每季度对孝敬老人情况进行一次检查,年底具体盘点赡养协议落实情况。
把德孝故事讲到儿童游乐园
王府游乐园是青州少年儿童的一个大世界,节假日每天都有数以万计的少年儿童来此游玩。为了让孩子们从小受到德孝文化熏陶,游乐园设置了栩栩如生的二十四孝石头雕塑,建造了长38米、高2.8米的孝文化墙,把二十四孝故事生动地展现在孩子们的面前。
侯王村农贸市场是一个辐射周围30多个村庄的大市场,在这个农贸市场最显著的位置,村里投资45万元建起了孝文化广场,设置了孝文化警句格言、“二十四孝”、“孝文化长廊”、“百孝石”、“弟子规”、“中国当代伟人孝德榜”、“著名演艺明星孝德录”、“劝孝歌”等,让村民在赶集逛街的同时,也能受到德孝文化教育。
“5年来,青州结合新农村建设,积极推进了孝文化广场建设。现在,已有56个村庄建设了孝文化广场,约占全市村庄的5%。同时,市里成立了青州孝文化研究会,在互联网上开设了‘中国孝文化论坛’。”青州市文明办主任田军说。
如今,王府游乐园总经理曹元国、侯王村党支部书记冯先家和张家洼村党支部书记张拥护,成为了省内5所大专院校、32处中小学校和50多个党政机关的“孝文化讲师”,2010年参加讲座培训上百次。
“中华孝文化论坛”进山村
“2008年以来,村里已承办了市镇举办的两届孝文化艺术节。2010年4月,承办了由中国孝文化协会、山东省老龄办举办的‘第三届中华孝文化与和谐社会建设论坛暨孝老爱亲大讲堂’,与来自全国的13名孝文化专家进行了一次面对面的交流。‘九九’重阳节期间,我们村还举行了“由山东省老龄办、潍坊市政府主办的‘第六届山东省十大孝星颁奖晚会’。”冯先家颇显自豪地说。
据青州市老龄办主任徐立香介绍,为推进以孝治村、以孝治市,市里开展了孝老爱亲“孝行百村行动”,广泛开展“学、比、评”活动,每年评选一次“孝敬父母好儿女”、“孝敬公婆好媳妇”和“孝亲敬老好家庭”,颁发荣誉证书;开展了“孝感青州十大新闻人物”评选活动,对获奖者在全市进行公开表彰,让德孝者有荣誉、得实惠、受尊重;开展了“小孝星”、“幸福大家庭”、“好军嫂”、“优秀兵妈妈”等评选表彰活动,表彰典型2300人;实施了老年人“银龄安康”工程,770个村为老人买了保险,投保老年人达10万人,约占全市老年人的73%。
(据《农民日报》)
本文链接:www.zhongguodexiao.com
(责编:孙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