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孝资讯
德孝家园
了解关注
张红琢在烈士陵园。资料照片
这是一条告慰烈士英灵的寻亲之路。在这条路上,他四处奔波,为安葬在他乡的230余名烈士找到了家乡的亲人,他的德孝之举感动了多少朋友。
这是一条传承爱国主义精神的红色之旅,这是一位传承中国德孝文化的爱国之士。在旅程中,他已寻访全国近百座烈士陵园,联手13家省市媒体,走到哪里,便把烈士的精神弘扬到哪里,他的德孝行为也遍布到哪里。
这条路已持续走了5年。一直坚持在红色旅程路上的,是河北唐山市民张红琢。
敬仰,使他踏上了红色旅程
“伯伯啊,我们可看到您了,您可知道,奶奶在临终前还念着您呢?”
“父亲啊,儿子找了您几十年了,我想您啊!”……
苍松翠柏,墓碑林立,20余位“迟到”的唐山籍烈士亲属齐齐跪倒,匍匐在各自亲人的墓前放声痛哭。这一幕发生在山西省太原市烈士陵园,时间是2009年4月15日,他以他的德孝行为让多少人为之感动,为之流泪。
时间追溯至2008年3月。一天,唐山路北区市民张红琢在网上无意间点开了“中国寻亲网”,网站中公布的一份《太原战役阵亡将士登记册》吸引了他的注意。他发现,其中记载的866名解放军阵亡将士中,有28名唐山籍烈士至今还没有亲属认领墓地。“烈士为新中国的建立抛头颅、洒热血,我们也该为烈士做点什么!”烈士的德孝行为让他深深的感动了,他想发扬这种行为,他想宣传得孝文化,他想让中国人都有德孝之心。心怀敬仰之情,张红琢决心帮助烈士魂归故里,以告慰他们的英灵。他当即抓起电话,与“寻亲发起人”——山西王艾甫老人取得联系,主动要求帮忙寻找唐山籍烈士家属。
功夫不负有心人,辗转一年时间,28名烈士的亲属竟然全部找到。2009年4月15日,20余名烈士亲属的哭声穿越时空,震撼了张红琢的心,同时中国的德孝文化也得到了大量的支持。
更令张红琢感觉震撼的,是迁西县八里铺村70多岁的老人梁景升。他至今仍记得,老人在电话中得知哥哥的墓地所在地时异常激动:“太感谢了,我无憾了,我老母亲也可以瞑目了!”他们感谢他为他们尽了孝道。原来,老人的哥哥17岁时被国民党抓走,后来参加了解放军,在太原战役中牺牲。因一直无法找到哥哥的下落,文革期间,顶着巨大的压力,烈士的母亲曾几次想轻生。梁景升老人回忆,母亲在临终时,拉着他的手嘱咐:如果将来有条件了,一定要找到你哥哥,把他带回家……,如今他为母亲的安息而感动高兴,他终于尽到了孝心。
张红琢突然感觉到,自己为烈士寻亲的红色之旅是多么有意义!从此,他决定,这条路以后还要走下去!
不易,但他一直在坚持
这并不是一条平坦的路。为烈士找到亲人,只有一腔热情远远不够,还要自己本身的品格是德孝的。
在以后的寻亲路上,张红琢开始改变轨迹,由单一地为唐山籍烈士寻亲转为“送”全国所有找不到亲人的烈士“回家”。只要有时间,他就开着车,带上相机,去全国各地的烈士陵园寻访。5年时间,他已在全国上百家陵园留下足迹,带回无亲人祭奠的烈士墓碑照片上万张,他想以自己的德行影响别人,他想对烈士父母尽孝心。
为万名烈士找亲人谈何容易!张红琢分析,这些烈士之所以与亲属们“失去联系”,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多年来各地行政区划屡次变更,烈士当年留下的家乡地名可能与现在的有较大出入;二是烈士当时可能因生命垂危叙述不清,或记录者记载得不够准确。
亲属找不到他们,张红琢就帮着找。在他的办公室里,有一个被塞得满满当当的书橱。一眼望去,里面的书俨然串起了一部中国革命史:《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战史》《中国抗日战争大辞典》。最惹人注目的,是在其他地方难觅踪迹的大部头资料:涵盖全国各地的县志、地名志,还有全国各地的烈士英名录,或印刷或复印的各战役烈士英名录。“这些资料,有的是在网上或旧书市场淘来的,也有的是朋友送的!”张红琢说,这些可都是他的宝贝。对照每一块烈士的墓碑,张红琢都需要从大堆的书籍里遴选出对应资料,将烈士的信息逐一与“烈士名录”作比对,与相应的部队番号作比对。遇到人名、地名都不相符的,还要从烈士牺牲的时间、地点等信息与某场战役等信息入手联想,大胆猜测并亲自下乡村、进山区找老人们核实,寻求证据支持。为了让寻找更顺利,张红琢想到了借助全国各地媒体的力量,他把烈士的资料尽可能详尽地整理出来,向媒体请求帮助。
张红琢的办公桌上放着厚厚的一沓信封,每为一位烈士找到家乡,他都会先寄信过去,待对方最后核实。看着这沓信封一天天由厚变薄,张红琢心中充满是欣慰,很多朋友为他的德孝之举而感动。
欣慰,有人一路同行
张红琢的红色之旅使越来越多的烈士与亲人“团聚”,同时在一个又一个城市中掀起传承爱国主义精神的热潮。
媒体可以放大“善行”的力量。在寻亲的旅程中,张红琢每联系好一家媒体,当地便能迅速营造“全城寻亲”的氛围,“烈士给了我们幸福的生活,我们能为烈士做什么?”随着越来越多的群众用“参与寻亲行动”来回答这个问题,一个又一个寻找成功的好消息纷至沓来。
因屡次在各地媒体公布联系方式,如今,张红琢的电话几乎成了寻亲热线,一个个陌生但温情的声音从全国各地传来:“我是烈士亲属,请您也帮我找找亲人吧!”“我是热心市民,给您提供一条烈士亲人的线索吧!”每一次,他都细心记下,并及时查阅资料核实寻找。今年3月19日,张红琢来到丹东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将一年来寻找到的39位志愿军烈士亲人名单和联系方式交到所长孙大力手中。至此,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与参与中,他已先后帮助河北、山西、吉林、四川、贵州、湖南、河南等10个省的230名烈士魂归故里。
3月25日,张红琢意外接到了一个陌生人的电话。原来,来电者叫孙玉丰,山东省泰安市人,他诚恳地说:“把泰安籍找不到亲人的烈士名单给我吧,以后,为烈士找亲人这条路,我和你一路同行!”这句话,居然和张红琢5年前的表白惊人相似。
路漫漫,红色旅程没有终点。(通讯员 李艳辉 记者 耿建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