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不只是行为,更是一种情感

2013-04-27-11:43[来源:德孝网][作者:管理员][浏览量:1288]

 

二十四孝图中有幅《百里负米》,讲春秋时期孔子的弟子鲁人周仲由,字子路,因家贫经常吃糠咽菜,“为亲负米百里之外”。老人去世后,他“南游于楚”,“积粟万钟”,“列鼎而食”,但却慨然喟叹:“虽欲食藜藿,为亲负米,不可得也。”世间最憾,莫过于子欲养而亲不待。

  “孝”是中国文化中最悠久、最基本、最重要的传统伦理观念,在《孝经》中,“孝”被开宗明义地肯定为“德之本”和“教之所由生者”,并被儒家视为“仁之内核”。随着社会文明程度提高,传统文化中的孝道得到极大的弘扬和传承,在我们生活周围,尊老敬老蔚然成风:河南温县的一位普通农妇王月香,在花季少女时,就独挑家庭重担,伺候瘫痪卧床的奶奶,家中无儿女的伯父伯母;婚后不仅照顾年迈多病的婆婆并将其养老送终,而且40年悉心照料智障且疯癫的大伯哥;在丈夫突患病成植物人后,她13年里日夜守护,用柔弱的肩膀撑起一片天;为救重病的妈妈,20岁的万代远毅然离开刚刚走进的南开大学,带着退回的学费,为妈妈交上住院急需的救命钱。肩负着父母的期望,他又以优异成绩考入了北师大,为给父母分忧,他靠做家教维持学业、补贴家用;谢延信,一个平凡的矿工,30多年里用自己的爱心、孝心和责任心全力承担起照顾亡妻瘫痪在床的父亲、丧失劳动能力的母亲和呆傻妻弟的责任,一诺千金,坚韧顽强,大孝至爱,感人至深。

    这些感人至深的事迹不仅让我们看见一种崇高的人格力量,更感受到中华传统道德观念的传承与发扬。传统文化中所谓的“孝”,不只是行为,更是一种情感。孝包括“养”,但“养”却并不一定就是“孝”。儿女对于父母,不能仅仅只有“孝行”,更重要的是要有“孝心”。孔子的学生子游曾经问他:“何为孝道?”孔子答道:“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童年记忆中,每每邻家有亲人去世,总会带给我深深恐惧,害怕失去自己的亲人。长大工作后,每天都想见到他们才会心安,可寻常烟火岁月往复中,未必就能做到日日堂前殷殷相询,有时候,也会因一些微不足道的事情和父母亲生气,冷语相向。直到抚养我长大的奶奶和父母相继过世后,才深深明白家有老是福,才懂得孟子有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每听《儿行千里》歌中唱道:“......如今又到了离开家的时候,才理解儿行千里母担忧,千里路啊我还一步没走,就看见泪水在妈妈眼里流......”总难禁泪满眶,而今再无人倚门切切盼儿归,我也似萍飘人海中,无根无依......亲恩重,亲人在世之时未能给予他们更多的回报,如今再想徒惹心伤。

  社会的快速发展,创造了高度物质文明,许多人过上了富足的生活,物欲横流让有些人的思想发生了变化,虐待伤害老人的事频频可见,更有甚者:88岁老太因10元聚餐费遭儿媳打骂,跳水身亡;一对老夫妇因不堪忍受儿媳、儿子的虐待,双双自杀身亡;九旬老人在儿子家中门廊下断气……人们常说,养儿防老,“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何况为人父母者对子女倾尽心血哺育,含辛茹苦,孟郊“谁言寸草心,报的三春晖”,可这些为人子女,是怎样回报“三春晖”呢?

  汉字是智慧的符号,“孝”字上部偏旁是“老”下部偏旁是“子”,会和其字意味着:做子女的,顺承父母,这就是孝。同时整体表示上下连续,无有终始,是一个生命共同体。这说明,中国传统文化是建立在孝的基础上。衡量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如何善待老人?懂得孝道,更是每一个人为人处事立世,一生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当前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应大力倡导孝道,形成尊老敬老的社会氛围,使孝亲敬老的美德代代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