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孝资讯
德孝家园
了解关注
在所有的国学经典中,《易经》不仅是出现得最早的一部书,更是最富神秘色彩的一部书,寥寥几千字,却几乎无所不包,哲学、伦理学、文学、历史、医学,甚至是建筑、军事、体育,都和《易经》有关。对于普通人来说,《易经》真的如此遥不可及?在平常生活中如何学《易经》、用《易经》?华南师范大学教授曹础基做客“岭南大讲坛·文化论坛”,讲解“百姓日用而不自知”的《易经》。
百姓日用《易经》而不自知
我们现在的指导思想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但是中国古时候没有这些被明确化的指导思想时,人们想问题很多就是根据《易经》。所以,它形成了中国传统的指导思想。宋朝的易学家们,把《易经》的基本精神都用图来表示,就是所谓的太极图。所以易学家邵雍曾说,“图虽无文,吾终日言,未尝离乎是,盖天地万物之理尽在其中。”也就是说,明白了太极图也就明白了世间万物的道理。
我在大学里学哲学,那时候只有艾思奇的书,我对照《易经》的图,觉得艾思奇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太极图里都有。比如,圆圈表示一个太极,而太极的意思就是最大的极限,“太”是最大,“极”就是极限。最大的极限实际上就是没有极限。一个太极就是一个整体,这告诉我们看任何一个事情都要将其当作有机联系的整体,不能孤立来看。就像一棵树,我们看任何问题你都要想到它的根本去,它的根本就是太极。太极才长出阴阳,才长出枝叶来。
再比如阴阳,白的是阳,黑的是阴,就是说任何的事物里面都有阴和阳,用哲学的话来说一分为二。第二层意思,阳中有阴,阴中有阳。第三层意思是合二为一。一阴一阳是“或阴或阳”、“时阴时阳”,我们要把它理解为一种动态,阴与阳是相合和相依的,根据阴阳的多少比例和阴与阳的位置不同,它就可以变出六十四个卦或者是更多来。这就告诉我们,阴与阳在一个事物当中它是在不断地变化的,你要用变化的观点来看问题。
《易经》教人“听语辨人”
占卦不是科学的预测,但为什么很多人都相信,而且从结果来看,很多都很灵?
卦象是多维的,即使同样的一个卦辞,也可以有不同的解释。所以,在占卦时应该“本于圣人,其法有五:曰身,曰位,曰时,曰事,曰占。求占之谓身,所居之谓位,所遇之谓时,命筮之谓筮,吉凶之谓占”。就是要从五个方面入手:“神、位,时,事,占。”神就是来求占的这个人他的身世如何;位就是他现在在什么位置;第三个是时;他现在的处境怎么样;第四个是他问的是什么事;第五就是占的结果是吉还是凶。这和中医的望闻问切有异曲同工之妙,医生看面相就知道你有什么病,比如你的嘴唇黑黑的,肠胃肯定有问题,占卦的人也是一样,它有一套独特的经验。所以《易经系辞》里面讲到“将叛者其辞惭”,将要背叛的人他讲起话来一定是心虚的。所以,如果一个人讲起话来有一点心虚就必须注意。“中心疑者其辞枝”,多疑的人说话就很慢,很罗嗦;“吉人之辞寡”,“吉人”就是善人,善人的语言比较少,因为他心里面没有什么,所以很镇定;“躁人之辞多”,很急躁的人他的话很多;“诬善之人其辞游”,“游”就是吞吞吐吐,诬告别人的人说话吞吞吐吐;“失其守者其辞拙”,违背了自己原则的人说起话来不理直气壮。《易经》里面的《系辞》教你怎么去判断一个人,你一听他讲话就知道这个人大概有什么问题。这些就是教会你怎么样去观察,怎么样去分析。
《易经》也强调中庸之道
《易》理强调尚中,认为物极必反,什么东西都要强调要守中、适中。实际上尚中这个思想很玄妙,我们平时生活中各个人都是尚中的。最简单的例子,吃饭喝水就是中庸,为什么要吃饭呢?因为饭无论是从寒热还是从味道来说都是“中”,所以,我们的祖先把它定为我们天天要吃的东西。我们喝的东西现在也有很多,但为什么我们以喝水为主呢?因为水也是中性的,不偏不颇才是对的,只有当我们的身体出现了极端才要去喝药汤。所以,“中”这个思想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可见。做人也应该是这样,不要太极端,要强调中道。
《易经》占卦里面也是反复强调这个“中”,引导占卦的人在处理问题的时候要有“中”的思想。它的目的是什么呢?是“危者使平,易者使倾”,就是要懂得,危险的东西你要引导它变为平。平安和危险,稳定和轻浮,这两者就是阴阳的关系。懂得了这个道理以后,你就“百物不废,俱以终始”。
过去流行这种思想,一个人是英雄人物就不能讲他的缺点,讲大好形势的时候就不能讲负面。后代听我们讲的都觉得莫名其妙,有违常识。所以,《易经》里面强调,“亢龙有悔”,龙飞到天上就是九五之尊,是最高了。但是太过了就要衰败,所以,“知进要知退,知存要知亡,知得要知丧”。像这种真理,《易经》当中有很多。(曹础基)
本文链接:www.zhongguodexiao.com
(责编:孙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