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帝舜 传承德孝

2012-08-14-13:20[来源:德孝网][作者:管理员][浏览量:1576]

 研究帝舜 传承德孝

普鸿昌

山西省垣曲县退休干部吕步震,上世纪90年代担任县烟草办技术站站长时,在田间地头给烟农们传授技术,坐下来闲聊时,听到了民间有许多人说“帝舜的传说故事”。便萌发了积极探寻帝舜足迹,认真研究帝舜德孝文化的想法。通过一段时间的走乡穿户,按照舜的传说、遗迹、遗址,系统的整理出一套舜在垣曲故里的生活链。

2000年吕步震退休后,面对县内外几家企业的高薪聘请,他一一婉言谢绝,他对研究帝舜故里文化这个有历史意义和历史价值的国学文化产生了很大的兴致,他迅速发起组织成立了“垣曲县舜文化研究会”,大家推荐他为会长。这时他们面临的困难是,研究会是个民间组织,一无办公设备;二无办公经费;三无办公地址。第一次会议他对大家说:“这是个民间组织,万事开头难,一切困难自己克服”。他就自找房子、自拿经费、自卖笔墨、组织考察、整合资料、自费坐车、自购书籍、查找典籍、自购电脑和照相机。他的办公场所极其简陋,半间楼梯下的小房子,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张单人床,一台电脑,一对破沙发,无论寒暑冷热,冬天没有暖气,夏天没有电扇,他就日日夜夜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孜孜不倦,专心致志,默默无闻地研究探讨舜文化工作。他夜以继日的从古纸堆中查阅资料,钻研训诂学,攻读佶屈聱牙的先秦文学等典籍,废寝忘食地记载了有关舜帝的经典论述,如《孟子.离娄下》中记载“舜生于诸冯,迁于负夏,卒于鸣条”和《孟子.尽心上》说“舜之居深山之中,与木石居,与鹿豕游,其所以异于深山之野人者几希。”《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载:“舜,冀州之人也。舜耕历山,渔雷泽,陶河滨,作什器于寿丘,就时于负夏”。“耕历山,历山之人皆让畔。渔雷泽,渔雷上人皆让居。陶河滨,陶河器皆不苦窳”。“一年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平阳府志》云:“垣曲县有诸冯山,瞽塚镇。夫负夏在卫,今垣曲东界,即古卫地,则诸冯,负夏相去不远也。”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说:“教水南流历瞽塚山峡,悬洪五丈,飞流注壑。北四十里大舜浚井在焉。东有大阜为瞽塚,南有诸冯,北有历山,东南有雷泽,东北有耕田遗迹。”《古今图书集成》在《职方典》中载:“诸冯山,县北四十里,山明水秀,即舜生处。”当他读完这些古典籍中记载帝舜遗址都在垣曲境内活动的迹象时,他心中更有了准确的把握和数据。后来他有从明清县志中,找到有40多位诗人在帝舜故里遗址处写诗纪念歌颂舜的历史功绩,还有13位太守和知县为舜的遗址作序树碑立传,还有40处地下龙山文化遗址佐证,这更加坚定了他研究帝舜故里垣曲说的信心和决心。

这位矍铄年近七旬,身体单薄,体质虚弱的吕步震先生,退休后把所有精力和积蓄全部投资在研究帝舜故里文化上,他每次出去考察,口袋里装上一家七口人省吃俭用省下来的微薄工资,带上老伴给他准备好的干粮,挂上孩子们用过的废旧作业本(用背面做记录),圆珠笔以及照相机,迈开矫健的双腿,深入历山追根溯源,考察研究帝舜文化的艰难历程。他先后登过历山原始森林七十二混沟;2358米的历山最高峰舜王坪,887米的诸冯山;走过58个山庄卧铺自然村庄;走访100多位年迈老人,寻找到70余处古遗迹遗址;11处舜王庙、舜王塔、娥皇、女英祠、九男仰舜亭;手抄20余通碑文;行程崎岖不平的万余里羊肠小道。有一次他走进历山万亩原始森林,一连几天吃野果,喝山泉“矿泉水”,晚上住野人洞“石龛”,满眼所视,野林枯树猛蛇行,耳听八方,兽嚎野鸟叫,手抓苔藓野藤行,在七十二混沟发现了一堆堆的死人白骨和一摞摞枯枕木(据说是阎锡山为修山西铁路派一个团的兵力进七十二混沟被迷惑全部死在混沟)。他在原始森林中继续寻找“舜入大麓而不迷”的古迹,走的山猪路,爬的野羊坡,攀的山崖野猴道,一次次摔倒,一次次爬起,手上、胳膊上、脚上、脸上、双腿上到处被挂的刮得血道道,眼镜被挑在树梢上,价值3000多元的照相机被摔下万丈深渊,气的一屁股蹲在地上,半晌起不来,眼泪夺眶而出。

吕步震先生在经历千辛万苦,费尽心血,绞尽脑汁收集到大量帝舜在故里的古迹资料和他带领同仁们搜集到的101个故事,40多处龙山文化遗址,通过梳理编撰出版了一套207万字的《舜乡文化系列丛书》(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即《大舜故事》、《帝舜故里在垣曲》、《中国历山颂》、《垣曲世紀曙猿》、《舜王庙祭祀文化研究》。其学术成果得到了专家们的公认。还有《舜的历史功绩》、《负夏城.历史的亮点》、《和谐社会之源》、《帝舜故里垣曲说》、《孝的起源》、《垣曲世紀曙猿》等学术论文在国内部分报刊杂志刊登与发表,10多家网络媒体转载传播,并得到了中央电视台(发现之旅栏目组)和中国旅游卫视(文明中华行栏目组)、山西黄河电视台(黄河全记录栏目组)、(华夏文明看山西栏目组)、运城电视台(河东之窗栏目组)等媒体来垣采访,做了专题记录片,在各台报道播放。北大“中国俗文化学会”和“山西师大”民俗文化研究会分别来垣对他研究舜文化的事迹进行了采访与系列的报道,有他主编的《舜文化研究》会刊杂志已出版16期(达180万字)在全国部分大专院校发行,得到了部分专家、学者的认同。吕步震同志已被吸收为中国先秦史学会会员、山西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运城市作家协会会员、三晋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运城市舜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及学术部副部长、运城市关公信俗文化研究会会员、垣曲县作家协会会员及县自然博物馆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中国炎黄文化研究会会员、运城市及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殊荣。

吕步震先生为挖掘、研究、弘扬帝舜文化,10多年来,不仅费尽了大量的精力和心血,又失去了20多万元的高薪聘金,同时还付出了路费、食宿费、打印费、编撰书籍印刷费等开支10多万元。每当有人问到他干这么多亏本的事,悔不悔?他总是笑着说:“这些年我费劲出力,研究帝舜文化,有了些成果,已被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了10余部系列丛书,各级媒体都进行了采访报道,党和政府也给了很多殊荣,回忆起来,我觉得一点也不亏,我为舜乡人民做一件可载入史册贡献,对古人有一定的纪念价值,对后人有一定的传承价值,我感到很值得、很自豪、很快乐、很幸福。”

作者:普鸿昌,男,现年73岁,系山西省垣曲县原邮电局书记、副局长,现为垣曲县联通分公司退休干部

本文链接:http://www.zhongguodexiao.com                                 (责编:陈晴)